記得最初到加拿大時,一位移居加國多年的華裔朋友晚間請我和太太吃飯。據他說,他的貿易伙伴給了他三張餐券,每張100多加元,是意大利大餐,地點在多倫多一家有名的高級意大利餐館。
來到餐館,坐定,目睹侍者逐盤上菜,方知全是好料:魚、牛肉、蝦、螃蟹、鮮貝,不一而足。我先下手為強,興沖沖地在那條大魚身上下了刀叉,但一叉之后, 便再也不去觸碰那條看似誘人的大魚。太太也是一叉之后,再也沒有理睬那盤大餐。作東的朋友大概是動了兩叉,之后便只顧喝酒和說話。
其余諸菜也都是每人每盤動一刀或兩叉,便人菜互不相擾,一直到朋友招呼結賬,大盤小碟均被侍者基本原樣撤下席去。
300多加元的大餐,我們除了喝了點兒葡萄酒,吃了點兒生菜葉子,最后還得饑腸轆轆地結賬。作東的朋友頗為過意不去,又另外加錢點了三塊意大利比薩餅,一人一塊,作為夜宵充饑。
離開餐館后,他尷尬地一再解釋,我和太太則反復安慰他,并自我解嘲地說:“都怪我們倆,沒有享受洋餐的那個命。”朋友苦笑著回應:“本來以為你們不像 我,愛吃西餐呢。我沒出息,在西方生活了十幾年,"中國心"不敢說原裝原封,但"中國胃"卻肯定是鐵打鋼鑄。”回到家,太太卻一個勁地抱怨:“魚怎么能那 么做?!不紅燒也就罷了,清蒸也不是那么個蒸法啊:不放鹽,卻撒那么多糖,還澆什么奶油!”我只好打住她:“人家意大利大餐當然是為意大利人的胃口烹制 的,怎么會考慮到我們的"中國胃"?”腦是腦,胃是胃?
十多年過去了,如今我住在比加拿大更“純”的西方社會--英國,但“中國胃”仍 然未能得到一丁一點兒的改造,至今仍然吃不慣西餐洋飯,除了家中來不及開伙、偶爾吃幾次比薩餅、漢堡包等西式快餐之外,99%的飲食都是自家廚房做的中式 飯菜,就連去公司工作,也是自帶中式便當,從來不在公司的西式餐廳就餐,即使請朋友吃飯或全家下館子,也100%去中餐館,從來不去西餐館。
這次回中國探親,遇到一些過去的老同事、老朋友,他們聽到我的“中國胃”的故事,紛紛嘲笑我:“你過去在中國時,號稱特別喜愛西方文化,但你的胃怎么如 此排斥西方的飲食文化?”我張口結舌:“我如今也喜歡西方文化啊,但腦是腦,胃是胃......”其實,像我這樣的腦胃分離的海外華人還為數不少,尤其是 那些離開中國時已經成年的人,不管他在西方住了多長時間,不管他“西化”程度有多深,十有八九,其腹中都揣有一副或冥頑不化、或改造不良的“中國胃”。
也許“十有八九”一說缺乏統計數字的支撐,但至少我在加拿大和英國認識的華人,其日常飲食都是以中餐為主,甚至像我一樣,屬于99%的中餐食客。我還經常聽到一些華人朋友說,他們回鄉探親的目的之一就是:“改善一下伙食”或“重溫一下地道的中餐”。
言下之意就是,西方中餐館的中餐并不地道,是為了取悅洋人胃口而烹制出來的不中不西的“混血中餐”。
當然,也有許多中國年輕人最初來到西方留學時很興奮,因為在中國頗為昂貴的麥當勞、肯德基、漢堡王等西式快餐店在這里到處都是,但時間一長就膩了。據中 國《環球時報》報道,一個中國留學生剛來英國時,曾興奮地對記者說:“倫敦這兒真好,麥當勞不用排隊,巨無霸套餐和中餐館炒青菜一個價,這回我可以吃個夠 了。”可沒出兩個月,他就綠著臉抱怨:“吃傷了,吃傷了,回去再也不吃了。”人生最精致之境界?
至于為什么大多數成年后才離開母國的華人最終都棄西餐取中餐,則解釋不一。
有人說,所有人的飲食口味都在他們成年前、甚至早在他們童年時就已經定型了。他們舉出居住在西方的印度人也保持著傳統的飲食習慣、甚至家中、身上都飄逸著濃重的咖喱味作為例子,試圖說明:不僅是華人,其他族裔也在飲食口味上“積習難改”。
但也有人說,這個理論雖然能夠解釋華人、印度人或其他什么人不喜歡吃西餐的原因,但難以解釋為什么西方人、印度人或其他非華人的族裔愛吃中餐的原因。他們認為,其實原因很簡單:就是因為西餐不好吃,中餐好吃。
“積習難改論”者反唇相譏:那麥當勞、肯德基等西式快餐店在中國還生意火爆、門庭若市呢,老外吃中餐,就像中國人吃麥當勞一樣,都是吃個新鮮、吃個好奇,但你要讓老外天天吃油條、頓頓吃餃子,就像強迫中國人頓頓“啃德雞”一樣難。
“中餐優越論”者也不示弱:麥當勞、肯德基都是快餐,并不是正宗的西式大餐,中國人吃個新鮮并不奇怪,中國也有很多高檔的西餐廳,但光顧的中國人就很 少,但反過來說,西方高檔中餐館的食客卻多數是金發碧眼的洋人。再看觀光客:中國人到西方旅行,吃飯時到處尋找中餐館;西方人去中國游覽,腹空時卻很少光 顧西餐館。總而言之一句話:中餐就是比西餐好。
在海內外的華人中,“中餐優越論”者似乎占多數。例如,中文網上一篇介紹留英中國學生生 活的文章就如此褒貶中英兩國之飲食:“中國人講究吃,中國菜選料之廣、做工之精細以及口味之變化多樣,全世界難有匹敵......英國的肉類大多干如木 柴,青菜傻大憨粗,清香味全失,再加上廚師非煮即涼拌的烹飪方法,飯菜味道更難恭維。”據說,上個世紀二、三十年代的留英派文人林語堂先生也認為,人生最 完美、精致的境界就是:“住英國房子,坐德國車子,穿法國衣服,娶日本太太,吃中國菜。”胃口指揮大腦?
當然,把這樣的評論說給英國人聽,對方就會很不服氣。這也難怪,誰都會對自己本民族的飲食文化、習慣、口味感到自豪。我在英國認識的一個非洲移民,有一次與我談論各國飲食文化時,就一口咬定他母國的飲食是世界最佳,盡管他也經常光顧倫敦的中餐館。
不過,即使是有著“鐵打鋼鑄的中國胃”的中國人,也不一定都是“胃口指揮大腦”,把西餐貶得一無是處。
例如,網上一位自稱“精通飲食之道”中國人,就對中西餐作了一番獨辟蹊徑的對比,文字略微嫌長,但不妨摘抄于下:
先拿西餐里的牛排來說吧:點牛排時,侍者一定會問:烤還是煎?要幾成熟?五成?八成?全熟?廚師完全按食客的要求煎烤,并不加調料,調料要在牛排上桌 后,由食客自己加,撒多少鹽或者胡椒粉,澆多少檸檬汁或番茄汁,全看食客的口味。吃中餐時卻有現成的菜譜,服務員一般不會問顧客有什么要求,菜怎么做,是 煎是炒,是煮是蒸,生熟老嫩,放不放辣椒,淋不淋酸醋,加多少油灑多少鹽,一切聽憑廚師的意志,食客是否喜歡,合不合口味,廚師才不管呢。
另外,中國人吃飯是共餐制。大家圍桌而坐,一般來說老幼尊卑上下左右還是有一些規矩的,即使不講規矩,大家同吃一桌飯,吃多吃少,吃這吃那,也是互相牽 制的,不可能每個人想怎么吃就怎么吃,若是酒宴,規矩更多,喝什么酒,酒量大小,愿不愿喝,一般由不得你。西餐則是分餐制,各人自掃盤中菜,不管他人碗里 湯,互不相擾,西方人喝酒也是聽憑自愿,白蘭地、威士忌、雞尾酒,喜歡什么喝什么,想喝多少喝多少。
說起來吃應該屬于一種個人行為,吃 的感覺怎樣,只有自己知道。西餐尊重個人意志,而中餐更強調共性。說中國飲食高明,是指廚師烹飪技藝的高明,吃的思想觀念卻并不怎么先進。相比之下,西餐 體現出的飲食思想觀念要合理得多。這或許是國人紛紛選擇火鍋的緣由吧。因為在中餐里,似乎只有火鍋可以讓食者隨意選擇菜料,自己掌握火候并隨意調配作料。 在火鍋里,中國人找到了吃的自由。"讀畢此位“精通飲食之道”者言,我也深感獲益不淺:言者竟能夠在區區果腹之物中悟出如此深邃的哲理,令人肅然起敬。但 過后一想,又頓感上當--他談的東西和我談的東西不是一回事:他談的是“吃的思想觀念”,我談的卻是“吃的感覺”,他談的是“腦子”,我談的是“胃口”, 只要胃口舒服,哪怕放棄自由,把選擇權全部交給廚師又有什么?
話說出口,又有些后怕:我的這些言論雖然都是關于吃的,卻總有些政治影射的成分。
不過,君子一言,駟馬難追。即使是“胃口指揮大腦”,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。
推薦加拿大相關簽證:
1、加拿大簽證
2、加拿大商務簽證
3、加拿大旅游簽證 |